昨天還在跟爸爸說,時間過得好快
轉眼間,翔翔都已經七個多月大了
現在的時間表就是以翔翔為主,這真是「家中無歲月」的時光
老是問爸爸「今天星期幾?」
每天都要上班的徐爸爸說媽咪真是過分呀
最近開始看了許多關於副食品、用餐方面的書
會有機會看到由天下文化出版的「每個孩子都能好好吃飯」
其實是台中榮總陳昭惠醫師的推薦
一套有三冊
還有「每個孩子都能好好睡覺」、「每個孩子都能學好規矩」
三冊一起購買價格便宜許多
書中不斷提得最大概念,就是
相信孩子擁有與生俱來的能力,能為自己挑出正確的食物和量
只要供應的食物不含太多油和糖
而孩子的身材只有部分能由後天決定,絕大部分都是由遺傳決定
書中認為,提供給孩子的飲食可以參考食物金字塔
穀物製品、麵食(全麥麵包、全麥麵條)、米飯(糙米)
玉米、馬鈴薯、水果和蔬菜等碳水化合物應該無限量供應給孩子
當然不包括高油、高糖的甜食,甜食可以偶爾吃,但要有所限制
讓孩子自己決定分量這件事很重要,即使覺得量太多了也不要阻止
孩子自己有一套完美的健康飲食守則
而奶製品、肉類及豆類等蛋白質等食物
尤其是乳酪、高脂肉類、香腸、全脂牛奶等隱藏許多油脂
絕對要限制供應,才符合健康飲食的要求
油脂旱甜食應該要少量供應,但不必完全捨棄不用
但要有限制的採購,家裡根本不要儲備這種零食
(這句話根本是跟超愛吃零食的媽咪講的吧)
如果完全限制孩子吃甜食,反而會有反效果
越是禁止孩子吃的東西都會變得特別吸引人
而組合出理想的飲食很簡單:有什麼就供應什麼,越多樣化越好
而供應什麼食物,由父母決定
但應該由孩子自己決定他該吃什麼、吃多少
如果孩子一時無法接受新食物時
不要氣餒,也不要要求孩子吃光
而是多讓這種食物上桌幾次
因為翔翔的體重一直是落在小於3%的位置,讓人非常苦惱
終於在本書中找到了解答
內容提到有些孩子出生時雖然體重落在三千公克上下的平均值內
但之後會有「上修成長」(如黃線的泰瑞莎)
或是「下修成長」(如藍線的凱文)的狀況
翻譯成白話就是
「在比較高/低的水準上,趨向均衡成長」
這些寶寶剛生下來時可能太輕(泰瑞莎)/重(凱文)了
所以從幾個月大開始,體重就開始向生長曲線的上/下緣修正
逐漸符合「遺傳」的體重
如果這樣保持下去,曲線也是正常的
寶寶會自己在生長曲線當中「找到自己的路」
出生時的體重、體重不能代表什麼
尤其是體重並沒有太大意義
上修和下修曲線很正常
評估孩子的發展可觀察以下幾點
1. 端詳孩子:他健康嗎?發育良好嗎?是否合乎年齡發展?
2.端詳父母:可能有哪些遺傳因素影響?
3.觀察孩子的成長曲線及體重曲線:曲線平順嗎?
書後還附有幾個可以貼在廚房或是餐桌旁的小標語
可用來不斷提醒全家人遵守飲食的原則
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對孩子的一生受益無窮
這真的是一本值得一讀的好書啊